近日,我院微生物研究所环境毒理学科团队以第一单位在环境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Toxicology》上发表一系列研究论文。团队所在的环境毒理学实验室(江西省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组织的“环境全氟化合物检测实验室专项能力验证”。全氟化合物(PFASs)作为典型的新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潜在的生物毒性,是当前污染防控重点关注的化学品。团队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多种新型PFASs的环境行为与毒性效应,为新污染物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刘帅博士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题为“Perfluorononanoic Acid Induces Neurotoxicity via Synaptogenesis Signaling in Zebrafish”的研究论文,并被评选为封面论文。该研究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开展环境相关浓度的PFNA短期暴露实验,通过转录水平、生化水平、形态学水平和行为等方面全面评估了PFNA的神经毒性效应。
王启宇博士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题为“Insights into the circadian rhythm alterations of the novel PFOS substitutes F-53B and OBS on adult zebrafish”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阐述了新型PFOS替代品F-53B和OBS对成年斑马鱼昼夜节律干扰效应及其分子机制。
张淼博士在《Toxicology》发表题为“The novel polyfluoroalkyl benzenesulfonate OBS exposure induces cell cycle arrest and senescence of rat pituitary cell GH3 via the p53/p21/RB pathwa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OBS对大鼠垂体瘤细胞GH3具有促衰老效应,并阐明了相关分子机制,为OBS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2c06739; 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3.130959; https://doi.org/10.1016/j.tox.2023.15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