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我所科研团队发现胆汁酸受体TGR5调控肠道健康与氨基酸吸收的机理

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5-09-18 09:36:34    浏览:61


我所动物营养与健康养殖团队翟振亚副研究员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简称 JAFC,中文译名《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以补充封面论文形式,发表题为 “Oleanolic Acid Regulates Intestin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Protein Synthesis Capacity in Piglets via the Bile Acid-TGR5/AMPK/mTOR Axis” 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期刊隶属于美国化学学会(ACS),五年平均影响因子达 6.4,为2025 年中科院大类分区为农林科学一区 Top期刊。

胆汁酸是肠道内含量最丰富的代谢分子之一,除核心参与脂肪消化吸收外,还在葡萄糖、脂质及能量代谢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胆汁酸受体 Takeda G 蛋白偶联受体 5(TGR5)广泛分布于肝脏、肠道、脂肪组织等部位,是胆汁酸介导能量代谢调控的 “核心靶点”。

研究团队首先揭示核心机制:以猪胆酸为代表的胆汁酸,可通过结合 TGR5 激活能量代谢关键枢纽 AMPK,同时抑制合成代谢枢纽 mTOR 的活化,最终导致肠道细胞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基于这一发现,团队进一步构建了可高效筛选 TGR5 调控活性天然产物的工具细胞,并从江西特色中草药中筛选获得一批具有 TGR5 激活或抑制活性的天然产物,为后续研究奠定技术基础。

在筛选出的天然产物中,齐墩果酸的作用尤为突出。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的五环三萜化合物,齐墩果酸常见于橄榄油、水果果皮及女贞子等药用草本植物,安全性与天然属性兼具。

团队通过仔猪实验证实:在仔猪饲料中添加50 mg/kg 剂量的齐墩果酸,可通过适度降低仔猪肠道及血清中的胆汁酸水平,显著增强肠道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能力;最终实验数据显示,仔猪粗蛋白表观消化率由此提升约 7%,表明齐墩果酸在促进肠道健康、优化氨基酸吸收效率中的积极作用。

该研究成果一方面为提升农业动物生长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撑,为后续优化畜禽饲料配方、推动健康养殖提供新方向;另一方面为以 TGR5 为靶点的天然产物及先导药物分子筛选,提供了高效实用的技术工具,助力相关领域药物研发。

本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主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青年类)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国际合作项目联合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jafc.5c03418

 

 

        图文一审:付

        图文二审:钟永达

        图文三审:靳


上一篇:江西省植物学会开展植物科学家下基层活动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