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6日,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山东威海顺利召开。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家部委、科研机构、产业联盟以及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380余家单位参与,500余名代表线下出席。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研究员肖正强一行参加了此次活动。
论坛特设开幕式、主题论坛、产业链分论坛、应用分论坛及储能项目考察等多个环节。
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四级调研员王寻,威海市文登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王建超,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危险品中心技术标准室主任李玉红,辽宁海事局大连危险货物运输研究中心副主任、三级调研员罗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郭楠先后发表致辞,强调了发展钠离子电池对保障能源安全、推动产业绿色升级的重要作用。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树军、哈尔滨工业大学副研究员邓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王青松、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何鹏林副主任分别就钠离子电池的发展路径、产业化实践、关键材料创新、与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对比、标准体系建设等议题作了深入报告,呈现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图谱。
分论坛中,“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分论坛”主要聚焦于钠电池产业链的技术攻坚与创新应用,深入探讨了普鲁士蓝、聚阴离子等主流技术路线的研发进展、低成本材料开发、宽温域适应性及知识产权风险管控等核心问题。“钠离子电池应用分论坛”则关注市场拓展,重点分享了钠电池在百兆瓦时级储能项目、两轮车、煤矿应急电源、家用储能等场景的实战经验与产业化案例。
在储能项目考察环节,与会代表实地调研了京能(荣成)成山镇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深入了解了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与运维管理的实际情况,为研判钠电池发展路径积累了实践经验。
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相关人员参加此次活动。
(一审:胡佳星;二审:肖正强;三审:冯雪娇;责任编辑:李小芸)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